好了,话转回来继续说周成王。
周成王自己又有背景又能打又有合适的大臣辅佐,在位37年,亲政30年,在他50岁的时候去世了。
《史记》记载成王即将死去,害怕太子钊不能胜任(太子钊应该也不小了,为什么还这么不放心呢?),便命召公、毕公率诸侯共同辅佐太子使之即位。成王死后,召公、毕公率诸侯,带太子钊谒见先王的宗庙,向他反复告诫文王、武王创立王业的来之不易,让他一定要注意节俭,不要欲望太多,以笃厚诚实来治理天下,因而作《顾命》。太子钊因此即位,就是康王。
这里强调了一个重点,就是辅佐大臣和诸侯们要康王必须节制自己,反反复复地强调了你祖先打天下不容易,不要多花钱,千万不要多花钱。是不是周康王表现得很奢侈呢?
周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反复宣传文王、武王的功业(我太爷爷很能打,我爷爷也很能打,我爹你们都知道,他确实能打,我继承了他们的事业,你们也听话点),因而作《康诰》。
据说成、康两王时,天下安宁,刑罚弃置不用达四十多年。关于康王最后一行的文字记载说“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我个人感觉断句有点不流畅,然后想了想,觉得大概可能是说,周康王命令毕公写了本计划书,让他根据个人的等级来划分居住的范围,组成周的四郊(具体是指国都的四郊还是国家的疆域四野呢?或者两者都有)。这件事情是毕公做的,所以是《毕命》。
周康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姬瑕即位,这就是周昭王。周昭王的时候,王道略有缺损。
为什么这么评价昭王呢?
有两个原因,第一,周昭王十四年(前982)夏四月初八,镐京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竟然看不见二十八宿。
实质上就是地震了。我们现在信息发达,哪年不震一震啊?但是古人认为天象和人间互为表里,王道缺失才招致异象叠生,既然周昭王的时候地震了,而且是都城的地震,那么一定是他有什么地方不好了。
第二,如果说所谓天象只是古人迷信无知,那么周昭王处置国事的态度就是确证无疑的“王道微缺”。周昭王十四年秋七月,鲁国发生政变,鲁侯之弟姬沸杀死兄长鲁幽公姬宰夺取侯位,自称魏公。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周昭王竟听之任之,既不发兵征讨,也不兴师问罪(地震完还没恢复过来好吗?再说,这种事在上层一向很常见,并且这时候的周昭王野心勃勃真在备战,预备攻打东夷,鲁国内部乱一些无所谓,能得到支持就好),致使天下恃强凌弱的现象屡屡发生,朝纲由此偏斜。
后来昭王到南方巡狩未能回来,死在江上。
这当然是美化了的说法。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真实情况是,周昭王继位后,想要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征讨东夷(西周初年,这些方国部落对周王朝时服时叛。经周公、周成王东征,周势力达到今山东境地,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这一年,以楚为首的方国部落进犯周朝疆土,周昭王集结大军,南征楚荆。为稳定后方,先向东夷进兵。各夷国见众寡悬殊,纷纷归顺。等到周昭王伐楚时,东夷南夷有二十六邦国前来臣服朝见)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
周昭王十九年(一说二十四年),昭王再次亲帅六师伐楚,结果全军覆没,死于汉水之滨。
这里说到楚国,我查了一些资料,百度上解释说“楚”有二义,一是指芈姓楚国,二是指南方楚蛮。
周成王十九年,楚国先祖熊绎被封为楚子,封地在楚蛮之地,因此楚国与楚蛮有交集。到东周时,楚国崛起吞并了楚蛮,两者才混为一体。
在周昭王时期,楚国爵位不过是楚子,封地仅五十里,荒僻贫弱。在这种情况下,周昭王不可能尽起六师,倾力南下攻打小小的楚子,更不会收获颇丰,大小贵族均兴高采烈地作器铭功。而且如果周昭王果真的因为南征楚国而丧命,则周、楚必为不可解的死敌,周昭王之子周穆王不可能不报此仇,楚国更不可能在周穆王十四年还作为周朝的封国参与伐徐之役。
而楚蛮在周昭王时期占据地域广大,大约在今汉水中上游的丹江地区和下游的汉东地区,且占据铜矿主产地铜绿山。在先秦时期,铜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政治、经济、战争等方方面面都广泛需求。楚蛮虽然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但始终没有如从前的三苗和后来的楚国一样形成一个强大统一的政治体,只是一些分散的部族,这种情形下的楚蛮正适合作为周昭王南下征伐的对象。
我们回来继续说昭王,昭王死了也不告丧(没有向诸侯们公布),是想掩饰。为什么呢?因为天子出征被怼死了,有损大国威严,其余的诸侯也有学有样怎么办?不能让他们都反了呀?谁听我的话呀?谁给我上贡呀?我怎么继续统治呀?所以,大家都没多说话,就立昭王的儿子姬满即位了,这就是穆王。
周穆王即位的时候,年龄已五十岁了。当时王道衰败,周穆王痛心文、武二王之道已缺损,命伯臩为太仆,以国家政事反复告诫他,作《臩命》。天下又重新安宁。